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3章 闹闹更健康 (第2/5页)
么说最少呢?因为这十二万不包括所有衙门的堂官。王国光想着,欠这些大官儿一个月的俸银应该没关系。 但底下那帮人的俸银绝不能拖欠,毕竟还有大把的官员指着俸银度日。而且,首辅才刚刚上任。 王国光绞尽脑计,最后想到“实物折俸”这个办法,跑去跟张居正商量。 张居正尝了一次甜头,再次想到水墨恒。 水墨恒摊手,表示无奈。 …… 折俸,顾名思义折支俸禄。 就是将一些外国进贡的贡物折算成俸禄,发给官吏。 这一做法,主要盛行于明代,特别是永乐至成化年间。因为明朝朝贡活动空前频繁,来自外国进贡的胡椒、苏木等堆积如山。 胡椒和苏木主要来自暹罗、爪哇、苏门答腊等东南亚国家。胡椒多用作香料和调味料,而苏木则用来制作中材药。 在宣德九年,朝廷还规定了胡椒、苏木折俸的具体比例:胡椒每斤折钞100贯,苏木每斤折俸50贯。 一贯即1000文钱,大致等于一两白银。 按折俸的比例上看,胡椒和苏木当时还是蛮贵的。 可是,实用价值如何呢? 毕竟这两种外国进贡的方物(本地土特产)不能当饭吃,只能拿去卖给商人换钱。 既然是卖,那为什么国家不直接出面卖给商人,然后给两京官员发俸禄,而要一斤一两地称给官员,再让官员们一斤一两地卖给商人呢? 并且,胡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