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 画圣吴道子 (第5/5页)
记了。 吴道子下山后禅师细看《立马图》才发觉马尾巴还没有画,十分惋惜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将它挂在禅堂侧室中。禅师每天要在画前烧一炉香,一来怀念大师,二来观赏马图。看那匹马越看越觉得活灵活现的,好像嘶鸣着要跳下来一样。 突然山下十来个农人闹闹嚷嚷的冲进寺院来状告禅师,说寺院有一匹秃尾马糟蹋自己的庄稼。禅师百般辩解说寺院不可能养马的,农人仔细搜过寺院也一无所获。禅师突然想起那幅画来便告诉农人,自己无马只有一幅吴道子大师画的立马图,请进屋来看看。 农人一看那图上的马都大吃一惊纷纷指着画上的马说道:“就是它天天夜里面偷吃我们的庄稼。禅师大怒,指着秃尾画马骂道:“畜生,留着你害人,不如送你到火塘里去。”一说这话,只见那马跪了下来,两眼流着泪。庄稼汉看着真是惊奇,觉得把它烧了也可惜,就说:“算了,只要它诚心改悔,不再糟蹋庄稼就行了。”” 这些故事也说明了吴道子那出神入化的画工,吴道子在绘画艺术上面之所以有着如此卓然超群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不断的创新。把凹凸面,阴阳面,归纳成为不可再减的“线”,结合物体内在的运动,构成线条的组织规律,如衣纹的高、侧、深、斜、卷、折、飘、举的姿势,完全基于线条的组织而描摹出物体的性格。 这种线的要求是严格的,每一根线都符合造型传神的要求,每一根线都充满了韵律美,这是集前代之大成而又有所创造的线。吴道子的画风为唐代和宋元以来的许多画家所效仿、借鉴。宋代画家李公麟的朴素淡雅的“白描”,便是从吴道子“不以装背为妙,只以墨踪为之”的白画发展而来的,白描成为我国绘画上的一种新体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