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49 加大力度 (第7/7页)
到大别山南,他也只能从本土调动资源,然后从淮水绕道大别山,然后进入汉水。 如此长距离的资源调配,以吴国的技术手段,打仗可能还行,搞统治,人力资源成本就能将吴国的财政拖垮。 但对李解来说,这就不是个事儿。 淮中城到渚宫,那才多远? 更何况,他李某人还开发出了沿江航线,只要能保证粮食供应,钱不钱的,不就是一个数字嘛。 之前李解就发现了,楚地丧葬普遍豪奢,奇袭渚宫之后,不少楚国贵族的葬礼,简直夸张。 那些跟李解关系不密切的,陪葬品依然是以青铜器为主,那种金光闪闪的场面,也难怪大量盗墓贼盯着。 跟李解关系密切的,那就简单了,几百颗“东海琉璃珠”来点缀,其中还有人用这些玻璃珠塞住了所有的“洞xue”,场面同样好看,成本却更低。 至于那些“赤霞”“紫霄”,看着排场,其实占用极少,所以新兴的楚国贵族,其陪葬品,就是大量汉子国的特产。 面对这种情况,李总裁只有一个指示,那就是加大力度! 此时李解率军前往汉水的路上,就有不少随军民夫,这些征发的民夫,很是屁颠屁颠地跟着跑。 除了汉子国确实管饭之外,“论功行赏”,说不定还能混一颗玻璃弹珠或者珍珠。 这玩意儿对李解来说是破烂,但在郢都,此时仍旧是硬通货。 哪怕李解增加产量,生产能力的上限就在那里,短期内,哪怕李解明知道这些都是破烂儿,但它们的的确确足够养活一大家子的。 可以说对楚汉双方的不同阶层而言,都算是皆大欢喜。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