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57 各忙各的 (第4/8页)
就是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将汉子国消耗死。 在此之前,斗皇准备着手的,无非是重建楚国都邑,效仿秦国和齐国,设置多个都邑,但实际统治核心,必须后撤,并且在汉西建立有效防线。 即便不能防住汉军,给核心统治区撤离的反应时间,那也是相当好的。 于是乎,明知道汉军从渚宫出发,先荡平雍澨,后进逼上鄀,楚国方面,尤其是楚国中央,并没有什么动作。 甚至郢都有人抨击令尹斗皇的时候,斗皇也是充耳不闻,假装这种冷嘲热讽没听到。 至于在朝会之上,他一边要拉拢赵太后,寻求李解、楚王的政治支持,一边也确实拿出了一些好处给顺从他的氏族。 如楚西屈氏之流,斗皇允许他们一边组织马队前往巴蜀采购生丝,一边又将巴蜀生丝,转卖到淮水流域。 同时就在阳水之畔,明明渚宫和郢都互相望得见,但还是在两个地方的天然交界处,开办了互通贸易的市场。 阳水上的一座木桥,一南一北,各有一座交易市场。 在这里,汉子国的各种特产,都会在河南集中起来,然后销售到河北。 桥并不长,也就十几丈的长度,但从桥南到桥北,一次交易,就是完成了一次进出口。 两岸的仓库,虽说有官方的推波助澜,但民间私自建设的临时仓库,也是相当相当的多。 甚至有些管制物品,比如说青铜器、粮食、玉石,此时双方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交易。 为了稳住郢都的局面,防止暴乱发生,令尹斗皇算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一面将斗氏子弟全部提拔出来,在关键的实权岗位上,都是用了自己最信得过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