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30 都是大忠臣 (第5/17页)
言,打赢了自然是吃rou,打输了,直接甩锅给吴国就是。 明知道李解可能存在如此之多的对手,但斗皇没有任何侥幸心理,他直接认定李解一定会战胜这些对手。 其信心来源跟实力对比无关,而是斗皇开始自我怀疑,他之前的经验判断,在李解身上都是失败的、错误的,那么在他下意识的第一判断之后,斗皇直接反其道而行之,认为之前的自己,肯定是全面错误。 跟下意识的自己对着干,这就是斗皇现在的cao作手法,先有了一个结论,斗皇再给这个结论找论据。 一通分析之后,斗皇找到的论据,就是李解现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列国除非全部联合起来,否则没戏。 那么列国会全部联合起来吗? 显然不能。 晋国正在称王,秦国说不定正要攻打楚国的西北地区,至于吴国,内耗之后还有没有精力跟李解正面刚,吴王虒有没有勇气宣布李解是叛逆,都是非常的不好说。 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一个结果,李解会赢。 于是乎,那处大夫既没有拆穿郢都“环列之尹”项拔是卧底,也没有选择跑路返回权邑保全性命,而是让家族精英子弟,迅速赶来郢都,不是打保卫战,是为投降做准备。 斗皇猜测,即便他想要投降,可能明面上也不会是向李解投降,而是李解扶持赵太后或者楚王为傀儡,而留守郢都的楚国之臣,最终会以“迎回”楚王或者太后的形式,继续保存爵位官职。 傀儡政府的官员,那也是官员! 那处大夫斗皇现在盯着的,就是“迎回”楚王或者太后之后,能够获得的封赏好处。 这是在正常情况下都捞不到的好处,但是特殊时期,却是未必。 甚至“环列之尹”项拔,破例成为令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