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_633 战个痛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33 战个痛快 (第8/9页)

曾经的丰镐之地,也就是一脚路,渭水之畔,曾经的镐京没有被败坏之前,是天下的中心,天子的老巢。

    但最终烧光了,反正诸侯臣子们都言之凿凿,是西戎干的,那就是西戎干的,哪怕西戎抢得这么爽,也没捞着仨瓜俩枣。

    装备依然很烂,人口依然很少,但这不妨碍西戎哪怕已经四分五裂,大大小小的部族不是被秦国干就是被晋国干,但破坏镐京罪,只有它能背。

    斯人已去,那就不比较了。

    不过总还是有人比较忠心的,比如说就有这么一家,名叫“荡氏”,就挺愿意听周天子的话。

    周怼王设年号为“天授”之时,“荡氏”就用“天授”为历。

    如此忠诚的“荡氏”,其实也起起伏伏过,曾经也建立过国家,也灭亡过,又重启过,再灭亡……但初心不改,对周天子是一片痴心。

    “荡氏”之国,就是亳国,尽管在周天子发家致富的漫长时期中,“荡氏”也不是没有跳反过,但总体而言,问题不大,否则也不会夹在西戎诸部之间,隔绝陆浑戎和周天子的一亩三分地。

    不过“荡氏”虽然对周天子很买账,可论及源流,却又是跟“不周”有关。

    因为“荡氏”源自共工氏,而共工氏又跟帝高阳别眉头,这年头,跟帝高阳攀关系的就一家。

    谁唱“帝高阳之苗裔兮”,谁就是那一家。

    那么问题来了,当楚人占了商於之地,跟晋国争雄,“荡氏”会不会给点暗示?表示爷祖上可是撞断过“不周山”的。

    所以这些奇葩的势力组成,加上一些“渊源”,以及更加复杂的地缘政治,就形成了商於之地的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