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_六百二十七章 天子之恩(两更合一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百二十七章 天子之恩(两更合一更) (第8/9页)

 司马光引用贾山上疏,一个意思是真正的谏官应该是如贾山这样的,敢于直言君王的过失,而不是整天排皇帝的马屁,说什么青苗法好,青苗法妙。

    同时还暗讽官家如今的境地就是如同秦皇帝居于灭绝之中而不自知。

    司马光还在接下来的进谏之中点明官家用人,都是谄媚之人日进,忠直之人日疏,官家闻言不悦。

    经延之后,曾公亮,陈升之,司马光等人离去,官家则留参政王安石,韩绛二人说话。

    其实自司马光那句,官家岂能以‘王安石,韩绛,吕惠卿三人为天下’可知,这韩绛与王安石如今才是正牌宰相,曾公亮,陈升之不过是摆个架子而已。

    韩绛与陈升之一样都是韩琦左膀右臂,韩琦离去时唯独推荐了韩绛作他的接班人。

    韩琦反对青苗法时,但韩绛不仅没有反对青苗法,反而在关键的时刻支持了王安石。

    王安石,韩绛将韩琦的奏疏一条一条的驳斥,然后颁布天下。此举遭到了台谏官员的围攻,认为这不是皇帝对待勋旧大臣的做法。

    韩绛为了支持王安石不仅连韩琦的面子也不卖,甚至他的弟弟韩维的话也不听。韩维作为嘉右四友中唯一一个原先支持王安石,但还未反对王安石的人,现在也出面反对青苗法。

    吕公着罢御史中丞后,王安石本要推举韩维为御史中丞,但韩维一口拒绝掉,说他与身为枢密副使兼条例司的兄长韩绛(青苗法)意见不和,若是我身为御史中丞,如果不说实话那则废了公议,若是说了实话则兄弟就没办法作了。

    正是因为如此王安石举荐了韩绛为参知政事,同他一并执政。

    韩绛也是非常有铁腕的人物,在任枢密副使的任上,他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