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百七十三章 加担子 (第2/4页)
者甚少,为世所患者甚大,陛下不可不察也。” 官家点点头又问道:“那么章衡的奏疏想必卿也是看了,若荐之入三司条例司如何?” 章衡的奏疏王安石自也是看了。 句句合乎他的心意和观点。 不过王安石何等聪明人,一看章衡的文章便猜到可能是旁人帮他修改的,而且这个人多半是章越或陈襄。 否则王安石想不通,章衡身为士族子弟出身,怎么会反过头来大力鼓励兴办学校之事。这样的政见以往可是从未听他说过。 反而是陈襄,章越都有这么说过。 章衡非王安石所信任的人,如何肯轻易塞入三司条例司,但他之前拒绝了苏轼,故而倒是不好开口。 因此王安石道:“章衡是状元,经学文章具佳,因进言有功,可先擢其馆职,为陛下扈从,再安排他的差遣,以为朝廷进用之意。” 面对王安石的再次反对,官家还是接受了王安石的意见道:“那便不用他入三司条例司,便升作为集贤殿修撰吧!” 章衡的原馆职是直集贤院,一旦升为集贤殿修撰等于一下子站在了待制的门槛边上,下一步只有待制可以升迁。 而且章衡可以一口气至龙图阁待制,而非天章阁待制。 王安石觉得苏轼有一句话说得对极了,官家便是‘进人太急’,这简直是完全不按照次序用人。 就拿章越来说,官家登基才两年,已是升了两次官。 陈襄是如此,章越也是如此,章衡还是如此。 苏轼的上谏完全没有效果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