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百三十八章 资政殿论策 (第4/6页)
以儒治国的优越性,想要将儒学作为统一意识形态,来消弭国内矛盾。 比如对奚人三世同居就进行赐官就是一个例子。草原民族的传统是什么?子弟一旦成年了便出去与父母分别而居。 而他作为皇帝就作为表率,自己一副爱好儒学的样子,打算改武治为文治,学习宋朝科举取士,同时在意识形态上与宋朝争锋。 儒学是意识形态的一个工具,佛学则是另一个。 为了推行佛学,耶律洪基更是‘一岁饭僧三十六万’,‘一日祝发三千’,此举震惊了宋朝。 由此可见,入主中原的草原民族最后无一例外都朝着儒学汉化的转向,所以并非丢弃尚武之风转而崇儒,而是武力衰退了,不得不去崇儒。 所以这一步他们也就基本丧失了祖先锐于进取的勇气,转而想要过上一等安定地生活了。 好似一个人年轻时走南闯北,有了一定积蓄后到了中年便想过安定日子,所以才有宇宙尽头是编制之说。 那么辽国为何在这时要索取宋朝土地,也是一个容易解释的问题。 因为西夏是辽国藩属,辽国国内的有识之士绝对不会坐视宋朝取夏制夏,章越在西北的胜利加深了他们危机之感,所以他们向耶律洪基提议攻宋。 但耶律洪基知道自家事。 如今辽国还是全凭武力镇压各部的分歧,一旦武力上出现失败,必然会导致整个国家的崩裂。 攻宋可以一时赢,但难的是如何一直赢……一旦如澶渊之战那般激起宋人全国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