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 (第2/4页)
早在李恪领军北上之后,李世民便曾在政事堂问政,从李恪之议,欲暂与薛延陀言和,册封薛延陀两子为小可汗,分其国力,以待日后。 李世民既已下诏言和,而李恪却仍旧率五万大军北上,会战薛延陀,确有抗旨之嫌。 不过洪范毕竟只是地方巡察御史,闻风禀奏而已,其实早在李恪率军北上之时,便已遣使进京同李世民禀奏此事,李世民早已知晓李恪率军北伐之事。 李世民先问道:“洪范送奏本进京,是何时的事情?” 韦挺如实回道:“是五日之前送出,昨日方才到京。” 五日前,李世民点了点头。 洪范官在太原,不在军中,消息不灵通,而李恪身为并州大都督,出兵北伐自然不会预前告知洪范这个区区的八品监察御史,故而洪范后知后觉也是有的。 不过李世民对此事倒也不甚在意,闻风奏事正是监察御史之能,李恪所为确是不妥,洪范闻得此事,上奏弹劾李恪也在职权之内。 李世民道:“楚王北伐之事,已报知于朕知晓,楚王虽有先行后奏之嫌,但过不在楚王。时大度设盘踞诺真水不退,欲据我疆土,我大唐军策,寸土不让,楚王所出,乃是卫我河山,朕以为并无不妥。” 战场军机,瞬息万变,李世民戎马多年,岂会不知这些道理,故而李世民不会因言怪罪洪范,也不会降罪李恪。 韦挺闻言,俯身应道:“陛下所言极是,倒是臣小题大做了。” 李恪所为纵有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