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论 (第3/4页)
同样的年纪,一瞬间,杨妃似乎能从武媚娘的身上看到四年前李恪的模样,那时的李恪同样年少,但心思却也同样的通透。 一时间,杨妃甚至都很难想象,以武士彟谨慎却又敦厚的性子,是如何生出这样心思灵巧的女儿来的。 杨妃道:“我儿所言极是,我儿既想到了这里,想必是已有了计较了。” 武媚娘道:“皇后有仁德之名,凡事也都为朝中表率,魏王已然大婚,便是成年,早已到了外放出京的时候。只要能推动朝议,使得朝中魏王外放之声愈重,使得内宫和外廷矛盾愈激,到了那时,再逼皇后出面,皇后为了顾及大局,就算魏王不肯,皇后也会劝父皇将魏王外放出京。” 杨妃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问道:“我儿是意思是想要内宫发力,内外廷纷议齐出,逼得皇后出面?” 皇子外放出京,之官地方,向属朝务,故而多定于朝堂,不涉后宫,然皇子不止是朝中重臣,更是宗室子弟,有些在朝堂上走不通的路,到了后宫未必不成。 李世民数子,长子李承乾身为太子,自然不可离京;三子李恪已然外放,现在河东督边;余者五子李佑、七子李恽等也都到了外放之官的年纪,而且这些适龄外放的皇子还都比四子李泰年幼。 若是朝中再起皇子外放之议,使得诸皇子离京之官,宫中的众妃必然抱怨,届时只要再稍加调和,自起纷争,到了那时,不管长孙皇后是为了表率也好,还是为了平息内外廷的纷扰也好,她都务必要劝李泰外放。 武媚娘回道:“不错,媚娘正是此意。魏王也是亲王,三郎尚且需得外放,他凭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