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小兕子 (第2/4页)
到这个名字,不禁皱了皱眉,他对松赞干布这个奠定吐蕃盛世,为未来的大唐带来无数麻烦的吐蕃赞普,李恪的心里有着天生的警惕。 李恪道:“松赞干布此人不简单,年少有为,行事果决,假以时日吐蕃恐为我大唐劲敌,父皇谨慎些也是对的。” 马周道:“陛下所虑自然极是,可如此一来便误了士卒返乡的时间,这个节骨眼上多少会耽误些农时,恐怕近来军中不稳呐。” 夏后便是入秋,入了秋便是秋收之时,长安城轮蕃的府军正等着早些回乡收田,若是此时强留府军一月,自会耽误农时,军中颇多怨怼。 不过比起耽误农时,显然边线的安稳要更显紧要。 李恪想了想,对马周道:“耽误农时,无非就是折损些粮食,比起西北安稳,这些损失算不得什么。不过未免士卒离心,本王当上书父皇,由朝廷出银抚慰延时返乡的士卒。” 今年大唐各地,尤其是江淮、河北一帯均是风调雨顺,从库粮中调些粮草来抚慰士卒理当不是难事。 李恪说着,便要提笔上疏落文,可就在李恪正在写着的时候,王玄策却突然进了内衙。 王玄策亦是李恪心腹,众人皆知,自然无人阻拦,顺利地便进了公房。 “殿下,宫中传出消息,皇后临盆,宫中各处的妃嫔、皇子都去探望了,贵妃娘娘特命人传信,请殿下速去。”王玄策入内,对李恪道。 李恪听了王玄策之言,面露恍然之色,这才想起来,原来不经意间长孙皇后怀有身孕已经八月有余,今日竟已临盆生产了。 李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