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擅退者死 (第2/4页)
西面? 李恪听了李昌松的话,心里反倒稍稍定下了几分。既然确定不是淮泗之交处的河堤溃决,那局势便还有挽回的余地。 “你等俱都退了,袁承范何在?”袁承范奉李恪之命,在淮水便督视水情,李恪一眼未见到袁承范,于是问道。 李昌松手指着西面,回道:“袁从事见得西面决堤,已经往西去了。” 李恪治水的决心,袁承范比谁都清楚,治水护堤之事,是李恪交托于他的要务,故而当袁承范猜出是西面河堤出事时,便立刻赶往了西面。 李恪闻言,他对袁承范的用意已经有了猜测。 淮水水情李恪也很清楚,西面位处淮泗之交的上游,地势较高,又未受泗水水势大涨的影响,依理而言,断没有最先决堤的道理。 李恪明白的道理,袁承范精通水事,自然也知道,袁承范赶忙往西面探查情况必也是觉得奇怪,去一探究竟了。 李恪对李昌松道:“西面决堤,此事颇为蹊跷,你速率本部人马,带上一应修河所用,随本王一同西往,若是河堤缺口不大,兴许还能堵上,挽回局面。” 西面的河堤不比东面,百里内并无大流汇入,故而水流算不得湍急,若是河堤的缺口不大,未尝还有堵上的可能。 淮南水情干系重大,李恪哪怕还有一线希望,也当尝试。 不过李恪为了治水,固然不惧犯险,但楚州府的这些府军,却大多面露了怯色。 府军虽也在大唐军制之中,但论士卒精锐,令行禁止,却远不及边军,便别提是和身经百战的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