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淮水之患 (第3/4页)
居有所,食有粮,病有医,此难可渡矣。” 袁承范之言早经深思熟虑,调理清晰,原本李恪还有些慌乱,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听了袁承范的话,也有了几分底气。 李恪道:“袁从事还请细言之。” 袁承范回道:“连日暴雨属实突然,臣以为当先通河道,以免水道淤塞至堵,使水不得下流,其次加固淮河、运河之堤,查空补缺,以免因水位暴涨,河堤溃退,再次当使人疏散淮水、运河两岸百姓人家,免遭无妄之灾,最后,便是最为紧要之事,今夏之暴雨已降数日,尚不知何时才能止歇,殿下当早备粮草,以免天灾之后再遭人祸。” 袁承范治河多年,不愧是水道能吏,短短数语,便将事情主次厘了清楚。 李恪不善政务,虽觉得有理,但李恪听着袁承范的话,还是对身旁的马周问道:“袁从事之言,宾王以为如何?” 马周想了想,对李恪道:“袁从事之言主次分明,闻之甚善,若是能依言而行,水患可定。” 李恪闻言,点了点头道:“如此便好,袁从事,你回衙后速去将你之言草拟臣册,上禀于本王,本王即刻命人草拟布告,传于江淮各处州郡,命各州郡堂官依令行事。” “诺,臣回衙后即刻梳理。”袁承范得令,当即应了下来。 李恪同袁承范在此一应一答,坐在李恪下手的扬州刺史贺休却皱眉道:“启禀殿下,治河之事向来都是工部之职,若是殿下贸然下令至各州县,恐怕不妥啊。” 李恪官拜淮南道黜陟大使,所谓淮南道黜陟大使,察善恶、举大纲,荐举官员升迁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