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 (第3/4页)
,但结果如何也都是有目共睹,又怎会因一个魏征,便大有改观。 而且李恪还有一处用意,是他从不曾对旁人说过的,那就是为了激恼李承乾。 李承乾与李恪同龄,年不过十六,正是意气之年,也是最为叛逆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李承乾若是同他好生商量,让着他几分,兴许他还能听得进去话,可若是凡事直谏,动辄加以为君不道,桀犬哮日之语,李承乾能听得进才是怪事。 魏征强项,想来直言惯了,而李承乾也是如此,依着这两人的性子,日后相处,多半是魏征往东,李承乾便偏要往西,魏征往北,李承乾便偏要往南,如此一来,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如何坐得稳? 李恪和王玄策正在说着,门外的席君买走了进来。 “殿下,吏部司封司传来的消息,东宫的官封定了。”席君买把手中的一封密信递到了李恪的手中,对李恪道。 李恪闻言,当即自席君买手中接过了密信,打了开来。 “殿下,东宫之事如何?”王玄策上前,对李恪问道。 李恪将手中的密信揉作一团,递到了身旁丹儿的手中,要到丹儿拿去处理干净,而后对王玄策道:“正如本王所愿,父皇调朝中谏官入储宫,除魏玄成兼太子詹事外,又以李百药为太子右庶子,张玄素为太子少詹事,高士廉暂摄太子少师。” 王玄策闻言道:“李百药、张玄素、高士廉,无一不是当世名臣,一部堂官,陛下对太子,当真是仁至义尽了。” 李恪笑道:“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