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门下驳诏 (第2/4页)
,二为检校侍中高士廉,魏征若在,这门下省事自是由魏征做主,可如今魏征不在,主事之人便成了高士廉。 高士廉乃长孙无忌舅父,和长孙家利益攸关,自也与李承乾的太子位利益攸关,高士廉也盼着李恪外封扬州,永镇淮南,轻易不得返京,如此一来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才算是稳如泰山。 可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虽重,李世民的这种诏书却也同样重如泰山,甚至直接关系了江山安稳与否。 当李世民的诏令送到高士廉手中时,高士廉不禁眉头紧蹙,一下子犯了难,他拿着门下省的大印在手中,印准也不是,不印准也不是。 他若印准了,届时诏令下发至尚书省,天下分封,将来如若生乱,他便是审查不明,可他若是封驳,那李恪就藩扬州又算得了什么?朝务不是儿戏,他若是封驳了此诏,门下省便是当着满朝文武在打自己的耳光。 高士廉没有魏征的那种魄力与果决,他在这个时候选的路只能是求稳。 高士廉思虑了许久,终于还是退了一步,请三省,六部,宗正寺及御史台各部首要员速至门下省议事,他要行门下推廷议之权。 —————————————— 门下省,内衙。 当满朝要员自高士廉口中得知此事事,顿时满座哗然。 “不可此事决然不可,分封之事伤民误国,岂能行之。”高士廉之言方落,正厅中便已有许多性子急躁些的大臣叫嚷了出来。 自晋亡之后,天下便废止分封,多行郡县,尔来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