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诉情 (第2/4页)
,若是媚娘再不回去,恐怕阿爹那边也该担心了。” 现在的时辰已是戌时末,将近亥时,今日上元佳节,举城同庆,虽无宵禁,武媚娘与李恪在一处也不至有什么危险,但两人终究还未大婚,回去地太晚多少也有些不妥。 李恪点了点头也道:“如此也好,本王便先送你回府。” 武媚娘谢道:“如此便有劳三郎了。” “无妨。”李恪摆了摆手,便对驾车的王府卫率吩咐了一声,往武府去了。 李恪自茶楼回武府,沿着天街继续往北走,时间虽已迟了,但天街之上仍旧是热闹非常,来来往往的人流虽不如起先那般密织,但也是三五成群,不至空旷,马车行的也不快。 就当李恪和武媚娘坐着马车,正要自天街往丰乐坊转去时,却听到了马车外的一阵欢呼声。 听得车外突然响起的欢呼声,武媚娘连忙掀起了车帘,朝着声音响起的方向探头望了出去,入眼的是一盏盏自街上平地飞起的孔明灯。 这些孔明灯大小不一,粗略数去,怕不是有百盏之多,一个个如星火般闪耀着光芒,自百姓的手中飞入空中,与漫天的星辰融为了一体,照耀着夜幕下的长安城。 武媚娘看着外面渐渐升起的孔明灯,笑着对李恪道:“三郎,这可就是天灯,好生漂亮。” 李恪看着武媚娘颇有几分激动的模样,惊讶对武媚娘问道:“这便是天灯,难道媚娘此前从未见过吗?” 武媚娘回道:“媚娘曾阿爹提起过,每逢中秋、上元节,长安城便有百姓放天灯,以往媚娘在长安府中时只是远远地看过,从未亲眼见人放过。” 李恪道:“天灯又作孔明灯,乃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创,起初多为军用,晋末后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