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83章 (第2/3页)
梁袭恍然:“那就不是反恐办公室的事?” 米利特点头,梁袭拿起面前的手机:“大家再见。”走人。 唐纳无奈道:“好好,我不追问细节。”听起来反恐办公室没有按照程序办事,但真的追究的话,反恐办公室只有一个错误,那就是在没有确凿证据情况下通缉卓尔。但是通缉不代表卓尔是坏人,只代表卓尔和案件有关,在无法联系和找到卓尔情况下发布内部通缉令说的过去。 梁袭也不是傲娇,故作姿态是因为这件事要解释起来很麻烦,并且很多决定是源于主观上的判断。举例来说,梁袭警察路上见到一个人,扣押他后发现他是逃犯。这时候上司问,街上那么多人,你为什么要拦住他?梁袭警官扣押此人的原因是:我看他时候他不看我,我不看他时候他偷看我。但梁袭警官的上司能理解梁袭的思维吗?这种原因怎么写报告呢?说不定警监会认为梁袭存在外貌歧视和种族歧视。 因此梁袭应对方式是:我不说过程,反正结果在这里,你们爱怎样就怎样。 这种冲突源于侦探理念和警方理念的不同。梁袭他大胆怀疑,小心求证,轻易不提出无法求证的假设。抓捕卓尔的决定就是来源于梁袭的大胆怀疑。不抓卓尔,梁袭就无法求证自己的推断对错。抓卓尔没有法律上的问题,警方有权扣押嫌犯24小时,再说有间接证据证明卓尔和本案有关联。只不过因为无法找到卓尔,反恐办公室又对卓尔的渴求度太高,于是发布了通缉令。 警方办案首先要有证据,获得卓尔与案件有关的间接证据时,一个可能是慢慢完善证据,一个可能是与卓尔会面,或者将卓尔带回警局,让她回答一些问题。反正正常的警局不可能直接放大招。纵观本案,如果不是反恐办公室起手放大招,卓尔已经逃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