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科举_第346章 吴运成的背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6章 吴运成的背后 (第4/4页)

,都看着对方眼中的不解。

    在张老头的认知里,施肥不就是种地之前的烧荒吗?还有什么施肥?

    赵信看了一眼张老头,就知道他认知的浅薄。

    放下手里的茶盏解释着。

    原来大乾人种地,虽然叫做精耕细作,但那只是相对游牧部落而言,在赵信眼里仍然粗犷无比。

    烧荒,浅耕,撒种子,有时候会除草,然后等待收成。

    这其实不怪百姓,只怪种地的工具不齐全和人均耕地太多。

    没错就是人均耕地太多,忙不过来!

    《元次山集》中说唐开元年间,人均耕地9亩多。

    为什么地多却还是有饥荒?

    因为种子不好,地不肥,耕种不过来,只能人种天收。

    但是赵信懒得和他们解释,凡是得按照赵信的认知来,他就不信了,化肥咱没有,但有农家肥啊,还真就不信这地的产量还上不来。

    农家肥的使用实在是太慢了,华夏使用农家肥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读史的不会去种地,种地的人不会去读史书。

    明代耿荫楼在《国脉民天》里指出:“农家唯粪为最要紧,亦唯粪最为要。”

    所以农家肥的普及是很晚的事情,而之前一直是靠着百姓口口相传的经验而已。

    闲聊了一阵,赵信收工回家,要说诸屯监还真是一个值得拥有的工作,上值晚,下值早,给个皇帝都不换啊~

    回到的赵信,被一个刺耳的尖叫声镇住了。

    “相公~~!相公,快来呀~!”丝丝猫的寒门科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