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6 (第2/4页)
又能是青羲居士? 不说外面诸人的心事,但说当事人萧楠,她刚接到这纸诏书的时候,颇有些懵,当年为赵祯编写这部史鉴的时候,萧楠从未想过赵祯会将其公开发行,一来,她没有想过要抢司马光的功劳,二则是这本书和资治通鉴不一样,对于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来说,她书里很多批注只能用大不敬来形容。 当年给赵祯的时候她都颇有些犹豫,生怕有朝一日因此书给家人带来灭门之祸,最后终于她选择了相信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孩子,将这本送给了他,她送这本书出去的时候,主要是希望此书能给赵祯起一个以史为鉴的鞭策和警醒作用,但是她万万没想到…… 要说心头没有感动,那是假的,那书里除了总结了每个朝代兴盛和消亡的原因,还剥析了皇权独大存在的种种弊端,此书一旦正式发行、成为各学院学子的课本之后,时日一久,大家观念受其影响,对皇权的敬畏慢慢的就会淡很多。 忠君之心也会淡很多,最后在大家的眼里,大多数的目光只会去关注你这个皇帝合不合格,一旦让人发现坐在帝位上的那个人昏聩不堪,天下人再难像以前那般愚忠愚孝……以赵祯的心智不可能看不到这些,但他仍然义无反顾的将此书颁布发行了下去…… 不过萧楠的这种感动和五味俱全的情绪很快就被不断上门拜访的各路不相干之人给打断,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萧楠原本只在青孚镇小有名气,大家知道她的脾性,平日里自然不会没事来sao扰她,如今被赵祯这么一宣扬,她立即就成了整个大宋国的名人。 现在一提青羲居士这个名字,天下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