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1 (第3/4页)
“音准还是有一些问题,像‘我的灵和魂魄,不停守候,在你心门口’这句的‘门’。” 她轻轻唱了起来,再按一遍琴键:“‘门’,你低了一个八度,对应到钢琴上应该是这个音,‘在你心门——口’,懂了吗?” 她又按了两遍,这回乔霁跟着她唱,终于把调找准了,她微微一点头,又继续道:“还有下一句的‘我的伤和眼泪,化为乌有,为你而流’的‘你’,唱得太高了,是这个音,‘so’,你听……” 和照片带给人的印象比起来,夕菲实在意外地耐心和温柔,她从钢琴音阶开始讲起,从头弥补乔霁缺少的理论知识。 乔霁之前在RSS录音棚里,一直被杭俊生灌输着“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载体”“不能过分执着于理论、体系,音乐是人类用想象力创造的听觉风景”等等看法,现在看来,录音师和声乐老师的角度果然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的。 不过乔霁却自然而然地听了下去,越听越觉得,这两种看法其实并不矛盾,反而是互为表里、交相辉映的。 ===== 夕菲的时间也很宝贵,她不可能从头到尾巨细靡遗地教会乔霁,基本上是一星期能上两节私课,临走时给乔霁留下“作业”,让他自己慢慢研究,等下次上课时,再来整理、汇报成果。 而杭俊生那边,也难得地多请了一名助手来分担他的工作,乔霁只需要上午去一趟就行了,而录音棚最忙的时间往往就集中在下午和晚上。总而言之,要比以前那种日不暇给的忙法轻松得多了,也有更多时间让乔霁来完成他的“作业”。 某天乔霁在做有关民族唱法的“作业”时,忽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