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_第632章 补短板理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2章 补短板理论 (第3/6页)

做起来后,他们每家的产出,都在不断的往外卖,而且,九垸商会的盈利部分,除了支出福利保障的方面,每个月的盈利,只有三成归经营管理者,其余的,都会按户给所有百姓分红,就像之前北方的劳工返乡,以王家为首的世家,可是一笔过,就在九垸商会采购了价值二十多万贯的货物呢!光是这笔生意的盈利,就足够九垸县三万来户百姓,每家都分到好几贯的钱财呢!”

    孙享福这么说,李世民倒是想起了这事,他看九垸县的数据的时候,都是看最新的,却没有想过,将之前几个月的一些资料,全部结合起来看,从最初每天盈利一两千贯,到现在的每天盈利四五千贯,平均下来,九垸县各个产业的月盈利在八万贯以上,半年累积下来,就是四十多万贯,就算除去福利项目上十几万贯的开支,也还剩下二三十万贯呢!

    这还只是商会对外销售产品的盈算,百姓们向商会出售的原材料,以及在商会做工拿的工资,根本没有计算在内,如果再加上之前三年多累积下来的家底,每户不说多,两百多贯的存款还是有的。

    花十贯八贯,购买一辆农具厂生产的铁轴承板车,一号垸田的百姓一点压力也没有。

    再花个十贯八贯,购买一条本地船厂打造的上好的乌篷船,也都是各家的标配。

    至于这种百来贯才能购买到的割稻车,不是家家都买,但是一个村,至少也有三五十辆了,十户八户,共用一辆,在双抢时期,能够省下很多的劳动力,之后,再出了其它新式的大件农具时候,那些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