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8章 准备迎接 (第2/5页)
万人规模的纺织厂,每年,那里都将会出产几百万,上千万件棉衣棉被,以及数量庞大的棉布,有这样的产量供应,在关中普及的话,估计一年内就会做到,在全国普及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三年。 将自家产出拉到小河集码头来卖的百姓,不仅轻松的还掉了借贷种苗的钱,多余的钱,还能将自家一年的税收全部交齐,除此之外,还有小小的结余。 这还只是卖了幸福村点名收购的几种作物而已,小麦田里产出的小麦,由于产量翻倍,足够他们吃两年的了,收割之后的瓜地,还能种植一季夏豆,这可都是纯收入。 为了推广棉制产品,幸福的工作人员会给所有还清了种苗借款的百姓两张小票,并且告诉他们,凭着这个票,秋冬的时候,可以到长安聂三娘的纺织作坊半价买棉被,或者棉衣,一张票仅限买一件。 至于棉衣棉被什么样,百姓们在幸福村都能看的到,拿到了小票的百姓,都将其揣在怀里收好,等到时候,给家里置办这些东西的时候,也能省些钱。 掌管税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长孙无忌是无法离开长安的,最近,他的下巴也差点快笑歪了。 百姓们把田地里生产出来的农作物在幸福村换了钱,缴税,存款的热情很高,他们现在比较信任官府,甚至有些地方为了投表现,让新农村快些建设到自己这边来,将整村全年的税收全部提前上缴了。 而且,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长安,万年,蓝田三县在建的新农村里,有好多户人家,直接将全部房款缴齐了。 十贯钱而已,家里有多余壮丁在帮人家做工的,这几个月,基本能挣到一半,加上田地里的产出,足够了。 华夏民的族百姓就这么实在,尤其是古人,不喜欢欠债,很喜欢储存,这都是被生活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