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_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 (第4/5页)

用于充当食物的作物产量来看,市场的供需基本已经饱和,为了外部战略需求而种植太多粮食的话,百姓利益受损太大,应该改正,是时候多种植一些经济作物了。”

    大唐现在可以大面积种植的经济作物可不少,比如棉花,在水源充足,气候温暖的南方种植,产量比关中要高的多,大面积推广种植技术之后,市场上的货物就会增多,然之后,就是价格大幅下降,这就会让普通的百姓,也能低价享受到更舒适的衣物,铺盖等生活必须品了。

    再有农门从西域各国引进回来的蔬菜,水果,其产量远远大于麦,糜等粮食作物,价格也更高,种植难度还不大,多种植一些,能够让百姓的收入增加很多。

    对付世家的最好的办法,其实不是什么政策计谋,只要在富民的道路上走下去,就一准能够成功,大唐现在只有三千多万人口,却掌握着比后世我国至少多三倍以上的资源,只要开发利用程度稍微提升一点点,百姓的富裕程度,就能轻松的超越后世的一些发达国家。

    现在,大唐差不多已经度过了以吃饱肚子为目的农耕阶段,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农耕,让大家的生活质量更高,孙享福只是稍微给李世民提个醒,他基本就能懂这其中的意思。

    “正明的意思,是不是,咱们国内现在什么东西贵,就多种什么,多产什么?”房玄龄听了孙享福的话,也是连连点头,接话道。

    “是这个意思,不光是农作物方面,其它百姓生活必须品方面,也是如此,比如现在售价依然有些高的盐糖制品,咱们大唐沿海数千里,岛屿上万座,能够开发多少盐场?为何还要让百姓吃盐的时候紧巴巴的,花高价买盐?我看,光是靠开辟盐场,咱们至少也能在沿海推出十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