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4章 日新月异的技术 (第2/6页)
有?” “有啊!太多了,针线活容易伤手,很多衣服上都沾了工人的血迹,咱们回收了之后,很不好洗。 还有,棉布的产量跟不上了,取籽和弹棉花的工匠现在日夜加班都赶制不过来,后面制作比较耗棉的冬装和棉甲,估计速度会慢很多。” 棉布其实作为贴身的衣物还好,作为外衣的话,喜欢起皱和缩水,需要加入一定的麻料,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不过孙享福瞧不上大唐现有的麻料,两种料混杂织布,织布工人的技术也需要加强,现在还不适合上马。 西域胡商今年帮他弄来了很多亚麻种子,明年开春之后,北地至少会种植数十万亩,弹性和透气性较好的亚麻布,才是做军装最好的材料。 “针线活伤手,应该是顶箍需要改良了,跟铁器作坊的人讲一下,让他们设计一种把整个指节保护起来的铁箍。” 顶箍就是套在手指上,将针头顶过布料的一个东西,在幸福村制衣作坊没弄出来以前,大唐还真没有这个东西,而且,大唐的针也是那种很粗的针,所以,制作出来的衣服,只要需要合缝的地方,都会有比较大的针孔,看上去就有一种粗糙的感觉。 幸福村推出的针线比较细,所以,这边的衣服制作出来,看上去都比较精细,样板衣服上对于缝口的针线密度有要求,老实的百姓们怕做的质量不好,被退货,坏了名声,都不敢偷工减料,所以,孙享福看了看被折叠打捆包装好的衣服后,对质量都比较满意。 然而,大量的手工缝制,手指就很容易出现磨损,熟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