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2章 急回关中 (第5/6页)
宗教组织,总算开始出血了。 倒是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紧急出台的这个户籍管理政策,孙享福有些异议,不过,此后稍微调整一下就好,这里短期之内,不适合成为除大唐工人以外的其它任何国家子民的居住地,因为涉及到的技术太多了,很容易被传播出去,不过,当那些胡人对于大唐的归属感超过他们本国的时候,却是可以实行,民族融合嘛!管它什么种族,都融进来才好。 相比于今年借贷出去的价值过千万贯的货物,其实七百万贯的现金成交量并不算什么,自从长安第一年对于西域胡商采用这种借贷经营的手法之后,每年都存在上百万贯的货物借贷交易情况,许多商家和自己的老主顾已经十分有默契,放给他们的额度,也越来越高,这都是民间商业行为,朝廷没有必要干涉,商人想要卖出更多货物,以及借贷上面的利益,就得有承担风险的觉悟。 如果,所有的货物都需要胡商全额掏资金买下,那么不仅胡商们能从长安带走的货物会少很多,经营的风险全部都加在了他们的身上,这是不合理的。 一般情况下,商家对于老主顾,只需要付三四成的货款,就能将货物提走,来年过来的时候,把上一年的货款缴清,再付三四成的货款,又能贷走更多的货物。 其实,借贷货物给他们的大唐商人,并没有承担任何风险,因为,三四成的货款,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成本价格,胡商第二年给他们带来的货款,全部都是他们的盈利部分,还有一部分的利息钱。 像琉璃,瓷器这一类的货物,成本其实连售价的一成都不到,胡商也是按照市价,付三四成价格的货款才拿货,有暴利,自然也就有人愿意冒风险,谁叫他们卖的多,赚的多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