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6章 朝臣们的成长 (第6/6页)
将其收归朝廷。 “陛下,臣以为,农学院,不应该建立在善阳,应该建立在长安。” 待得李世民与侍中王圭眼神交流一番,准备把这事定下来的时候,便有人跳出来说话了,乃是吏部员外郎杨基,他是弘农杨氏的嫡系子弟。 他此言一出后,众多关陇世家也纷纷出言附议,认为,教育乃是国之根本,理应放在首都,方便朝廷掌握,甚至,有人建言,将善阳医学院也迁到长安来,连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孙享福的政治盟友,也有出班附议的架势,但他们知道,孙享福可能还有自己的说辞,选择先看看情况。 现在上早朝议事的,也就是一百多个官员,孙享福这半年都在长安,对于这些人的姓名出生,也大多有所了解,这些出来阻止的,大多都是关陇集团的人,他们不希望把这些代表国家重心的东西,放在关中以外的地方。 因为,关中越是发达,对于他们这些地头蛇来说,就越是有利,像孙享福发展渭南,就得到了他们的鼎力支持,只要你在这边做产业,他们就多多少少能够跟着受益,把学院集中到长安,那么长安的人口,商业必然更加发达,他们开设的青楼酒馆商铺的生意也会更加好做,可别以为古人就不懂经济,就算他们不懂,这些年在孙享福各种商业手段的运作下,也学会了不少,开始有一些商业眼光了,这也算是他们的成长吧! 孔颖达不知道为什么话题就被他们转到了,农学院该建在哪里这个问题上来,似乎,大家都选择了无视他刚才所提出的问题,老人家一时想不通,也只好先跟着大家看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