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9章 背锅者萧瑀 (第2/6页)
的知识,五谷不分的都大有人在,你指望他们能带领百姓,发展民生? 就像后世刚出校门的学生一样,只学了一套理论知识,大多数人在生活上还需要父母照顾,你直接让他当一个大公司的领导,这能行吗? 结果基本都是搞乱了这家公司,而套用在古代,就是这些书呆子会害惨了一地的百姓。 所以,孙享福首先就要改变的就是科举的模式,只把它当做一个读书人获取学政实习的入门考试,这就比较符合国家的需求了。 后世的精英社会里,各个企业,政府部门最喜欢用什么样的人? 答案是在实习工作中,表现较好的大学实行生。 这些表现较好的实习生基本都已经有了胜任工作的能力,而且非常具备可调教性,适应能力强。 贞观朝实行的首届科举,会对今后整个大唐国运造成影响,最好在一开始,就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设定一个好的方向。 所以,汉朝玩脱了,导致世家门阀丛生的举孝廉制度,隋朝玩脱了,导致世家门阀把持朝堂的假科举制度,孙享福都不能用。 “萧相可是觉得,只要是读书人,就都能当好官?” “这······” 萧瑀语塞,这个问题其实根本无法回答,当官,和当好官,根本没有什么很好的界定标准。 “所以,为了尽可能的保证朝廷能获得更多能做事,会做事的好官,下官跟陛下商议过后,决定按照朝廷的需求取士,而且取士并非直接让他们当官,只是给他们一个文凭,凭这个文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