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4章 宣抚 (第2/6页)
灌木,甚至是树木的吧!可现在为什么没有了呢?是你们的生存模式,把自己推上了绝路。” 要说吐蕃全部都是像唐古拉山这样海拔五六千多米的地方,那也不尽然,这里海拔四千百米以下的地方,至少占一半,三千米以下的地方,都占一两成,在许多海拔低于三千米以下的地方,一年至少有七八个月,是没有雪冻的,气温甚至可以和中原地区媲美,各种在中原可以种植长成的树木,灌木,都能在这边长到很大。 而且,三千米到四千多米海拔的地方,也同样能种树,这样的地方,同样不会常年结冰,夏季就有好几个月的时间,都有山巅上化开的雪水,不断滋养着土地,让这里的水草生长起来,供他们的牛羊食用。 连水草都能长的起来的地方,更加别说树木了,西伯利亚那边,常年冰霜雪冻,照样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那是因为,那边没有人大量的砍伐,用燃烧木材的方式来取暖。 就孙享福知道的,就有很多适合在这样的高原地区生长的树木,如冷衫,云衫,高山栎,高山松,银杏,白桦,樟树等,乔木类的,就更多了,有一些甚至能产出不少经济价值,如山茶树,高山杜鹃等。 当然,这些东西,真要在这里成片的生长起来,改变这里的环境,至少得像善阳那边,连续十几年,投入大量的人力去种植,甚至,需要一两代人的成长期,才能见到一些成效。 然而,孙享福还有妙方,如果只是一些粮食,衣物之类的慰问品,以大唐目前物资之充沛,工业之发达,他可犯不着花两三个月的时间来筹备。 他带过来的东西中,首先就有两万套太阳能锅子和炊壶,锅灶。后续,每个三个月,还会再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