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_第345章 新劳动管理和税收制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5章 新劳动管理和税收制度 (第5/6页)

们所种的田地里产出不多,不能帮他们实现富裕,反而去帮人家做工,却能拿到不错的报酬,比如在渭南新城的那三十多万劳工,原先可都是关中最贫困村落的人,在原本的田地里,往死里种,也就最多混个不被饿死,现在去工地上去做建筑工,每个月,管吃管住,还能拿一贯钱,这样,谁还想回去种地?

    这就是公民制度实行的另一大好处了,他会让老百姓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就业,不会像以前一样,把大家框死在一块土地上种地,有些土地确实很贫瘠的地方,你再怎么种,产出都不会大,这就会让这个地方的百姓穷了一代又一代。

    这种现象,在大唐全国各地都大量存在,在一个连田地里种什么,都是由官府说了算的时代,百姓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力。

    现在,如果关中也像善阳这样实行这一套税收政策的话,朝廷在农税方面损失的,在工税这边就可以补回来了。

    看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解决税收问题的办法,让李世民险些都忘了自己找孙享福要说的事情了,等许敬宗来衙门找孙享福汇报工作的时候,李世民才想起问孙享福,他此前所说的全军大比的开幕式,是个什么章程。

    “陛下,臣准备将许刺史去泰安城的人马延迟到十天后再出发,因为西域的胡商团队,和高昌王子麴智盛,都想和他同行,咱们正好借机邀请他们观看开幕式,以及大比前几天的比赛,让他们把三年后,定襄将举行天下第一运动大会的一些消息传到西域去,让西域诸国的王宫贵族,也对这个比赛升起兴趣,带人来参赛,只有让更多的人愿意来咱们大唐,咱们大唐的经济,才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