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_第395章 以往和未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5章 以往和未来 (第3/6页)

几点原因。

    首先,两三年以后,朝廷的税赋,是足以支撑新增加出来的,大约每年五百万贯官俸的开支的。

    虽然明年仍然会有超过千万亩的下田退耕,然而,也会新增超过五十万户以上的百姓为朝廷纳税,光是北地,新拿到安北大都护府几座郡级城池的户籍的百姓,就会多出十几万户。

    还有从东北高句丽那边迁往关中的十几万户百姓,以及东北新归降的四部,共计约十万户左右的百姓。

    当然,还有原本在穷山恶水里居住,基本不给朝廷交税的各个少数民族百姓,他们明年被迁出来后,将会得到大唐境内产出比较高的上田耕种,开始为朝廷创税。

    依照我大唐总人口户数做比例来算,这五十万户百姓,就算初期会给予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但也绝对能让总税收增加一两成以上。

    不过,这也还是几十万贯的小钱,不值一提。

    真正的大头,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岭南越国公今年已经奏报,并且开始落实的编丁成户,让岭南百姓和中原百姓一样向朝廷纳税的事,明年初,基本就能在岭南十二州全面实施。

    以岭南的人口,田地产出,以及商业产出,一旦像中原地区一样,为朝廷提供税赋,那么,每年至少是百万贯起步。”

    以往,整个大唐的税收才三百万贯左右,可孙享福现在却说,光是偏僻的岭南的税收,就会有一百万贯以上,然而,却没有任何人出来反对,因为这是事实。

    去年关中大旱的时候,岭南就白白送给了朝廷几百万石粮食,以当时的市价算,那至少都是好几百万贯,而如今,粮食产出,都已经算不得他们的收入大头了,因为他们还有糖,有精制海盐,有即将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