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_第六十九章 改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改戏 (第4/5页)

象更加稳固,至于对付蛤蟆精这一段,可以排到更后面演。

    聊着聊着,两人便爬上了被加高的水库大坝,由于雇工人手充足,今冬又无雨雪,这条几百米长的大坝已经被加高到了七八米,水库里面囤积的水,也有六七米深,倒是不怕几十万尾鱼会出现缺氧的状况。

    “夫君,这就是幸福村的渔场啊!”

    “嗯,咱们酒楼用的大鱼就是这里提供的,不过都是之前捕捞囤积的,今年秋天放养的鱼苗,要等明年入冬之后才起塘,那时候都养了一年多了,个头应该都很大了。”

    水坝上的风很大,两人倒是没有待太久,便往鸡场方向而去,哪里平时是由翠花婶打理,不过今天她儿子成亲,便交给了王富的老婆照看,当然,主体人群还是邻村的雇工为主。

    “村长,村长夫人,你们怎么不在屋里歇着,这大冷天的还来鸡场转悠,别把身上搞臭了。”王氏一脸喜色的给孙享福打开了鸡场的大门道。

    “呵呵,领着夫人看看自家产业呗,鸡场现在挺好的吧!”孙享福笑着往四处看了看道。

    “咱村的鸡当然好,按照你说的方法养,母鸡个顶个的能下蛋,只是邻村的那些雇工把咱们养鸡的活计都学去了,都想回自己村子里面养呢!”王氏兴奋的同时,将鸡场的担忧说了出来。

    也无怪乎那些雇工想自己养鸡,实在是这里面的利润太大了,冬日里,一枚鸡蛋在长安的售价是十二文,十二文都可以买两斤糜子了,而两斤糜子,加些杂食,足可以喂养一只鸡十天以上,以幸福村的蛋鸡平均每三天下一个蛋的产出算,一只母鸡一年产出的蛋,至少有百枚,而百枚蛋的价值,那可是一千二百钱,一只母鸡的收益都差不多能抵一亩地的产出了,谁不想养?也只能怪这个时代的养鸡户少,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