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4章 给杜正伦出的主意 (第6/6页)
,但当地的百姓,不懂得经商,空守着这些板栗,过着穷苦日子。 你们商部,就完全可以带头,帮当地百姓,将其做成一个面向全国销售的产业,由你们出面经营,当地百姓以地方资源入股做起来的产业,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国企,盈利的方面,您可以拿出一部分来分给当地百姓,将剩余的部分,上缴国库,这种项目做起来,于国于民都有大利。 另外,还有通山县的柑橘,房县的黑木耳,来凤县的桐油,江夏莲子,洪湖莲藕······” 这一段时间,孙享福属下的情报组在山南道收集的情报可不少,光是特产方面的信息,都多达数十条,这些产业要是全部让老百姓自己做,肯定很难做大,如果都由朝廷带头成规模的做,建立一些浅加工,或者深加工的作坊,将产出大量向外销售,这就能够给当地百姓带来不少利益,同时大大的丰富市面上的商品,像来凤县的桐油,是船厂紧缺的商品之一。 国企这个构思,被孙享福讲出来之后,瞬间就打开了杜正伦的脑洞,这不仅是具体的事务,还是巨大的利益,如果,商部能够为朝廷大幅度盈利,那么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现在,杜正伦就恨不得把大唐所有地方特产的资料都收集起来,看有没有可能做成产业。 反正不管他怎么兴奋,孙享福的目的是达到了,有了商部的介入,地方上的经济发展,应该会更好的打开局面,后世开放初期,也走过这个路子,先做一些农产品乡镇企业,然后,随着经济资本的累积,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渐开始做一些工业技术产业,然之后整个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甚至工业化到一定程度之后,逐步走上现代化道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