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_第715章 进入高速发展轨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5章 进入高速发展轨道 (第4/6页)

则是超过两万五千里,因为,通往各州的岔道,他们也需要修建。

    加上三十几万军队,和关中这边出动的人手,这个超级工程总投入近三百万人,可即便是这样的大工程,朝廷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做了,而且,还要求在一年时间之内,基本完成。

    财部尚书高士廉给出的初步预算是,一亿五千万贯。

    因为,光是给两百多万西域劳工的工钱,就需要近四千万贯,三百万人的粮食蔬菜,一定量rou食供应的用度加起来,即便大唐这些东西的成本不高,但至少也超过一千万贯,加上牛马调度的运输损耗,甚至可能达到两千万贯,毕竟,这可是跨度八千里,辐射区域两万五千里的地盘,以西部州县的产出,根本无法就地供养这么庞大团体的吃喝用度,毕竟,这个方向的州县,人口都比较少,粮食产量也不高。

    这五六千万贯的开支,只是小头,真正开支的大头,是所需要的各种工具,上百万把的铁锹,各种压路,捣石的工具,还有框定路基用的木料模板,烧水泥的煤炭燃料等,有的可以用天然的,大多,则需要购买,运输过去。

    这又是几千万贯的消耗。

    而大唐做基建的技术工人,每个月可不是拿那些西域劳工的低价工资,至少是好几倍,甚至是十倍以上,还有修建桥梁,需要大量的钢筋,这些东西,可不便宜,虽然尽量的用绕路的方式,避免了修桥,但上百座较大的桥梁还是要的。

    中原地区修建桥梁的技术,由来已久,能够跨越渭河的便桥,跨越灞水的灞桥,就不小,但有了水泥钢筋之后,朝廷对于桥的质量,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即便不能跟后世的高速公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