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_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 (第3/6页)

高劳动力的军队的集体组织下,耕种的效率会比普通民众高很多,尤其是种植只需要在播种初期耕地,播种,到收割时期收割的小麦,糜子这样的粮食作物的时候,一百多万军队,耕种三千万亩田,其实还显得很轻松。

    因为,军屯田一年只种一季,开春他们有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专门用来耕种,入秋他们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专门用来收,肥料什么,平时训练之余,囤积沥好就行。

    最终剩下的六千万亩,才是属于百姓们真正需要常年耕种的面积,其中有八成以上,种植的都是粮食,而且,只有关中,和山南道几个县的垸田,是真正的进入了精耕细作模式,当然,还有一些高经济价值作物,也属于精耕细作模式,这些田亩数全部加起来,还不到两千万亩,也就是说,大唐现在还有四千万亩以上的上好田地,还在百姓手中,进行着浅耕粗种。

    孙享福看到这个数据的话,自然是会有很多感叹,平均每个专业务农的百姓,要耕种五六十亩田地以上,他们就算想精耕细作也不行啊!估计这些田地,还有好多,是处于轮番耕种状态的。

    即,耕种一半,休养一半。

    一户百姓,家里至少有八十亩永业田,还有很多因为军功赏赐,或者一些祖传下来的私田,通常,一户百姓需要种植的田地能达到一百好几十亩,他们在耕种不过来的时候,就会选择只耕种一半的田地,让另一半的田地蓄养肥力。

    “陛下,将中下田退耕了之后,能够节省许多劳动力,这一亿二千万亩田地中,除去军屯田地,和一些其它经济作物,有大约五千万亩左右,是种植粮食的,今年全部实现了收获,其中,黄河以北有两千万亩种植一季的高产田,今年产粮约一亿石,关中,中原诸道,有三千万亩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