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1章 分家的建议 (第4/6页)
几家,也可以答应。” 孙享福闻言,点了点头,脸色这才好看一些,又道,“再有一点,就是你等地方大族,不可再抱团欺压其它小户百姓,尤其是今年冬天,可能有百万以上的外来工人,来到荆湖之地帮忙筑垸开田,你等需要尽可能的配合朝廷政策,为这些工人大开方便之门。 要知道,人口留住了,财富自然也就来了。 咱们用什么留住那些外来的人口? 唯有靠肥沃的田地,淳朴的民风,良好的生活环境。 这一点做好了,长远来说,对于你们利益,甚至比做好垸田基础建设,还要更大,因为,有了人口基数,你们才能更大范围的雇工,去做大产业。” 要说这里能将北方地区的百姓都留下来,倒也未必,因为北地的百姓不穷,他们的青壮群体的年收入,都已经达到了十五贯以上,一户算两个青壮,那也是三十贯以上,总体来说,是目前在垸田里面种田的百姓要高出一些的。 但是在孙享福来说,整个山南道地区的人口,还是太少了些,连百万户都没有,自己筑好了那么多垸田,给谁耕种呢? 所以,他和武士彟合计之后,觉得迁大部分已经适应了耕种的原高句丽,新罗,百济等地的百姓过来,比较靠谱一些,毕竟,那边现在的人口总数,差不多有三百多万,迁个几十万过来,能够缓解当地耕地资源的问题,不过,他要是从政策方面强行入手迁这么多人,张公瑾肯定是不太愿意的,毕竟,现在那边都是在他安东大都护府治下,他也要搞建设,发展经济。 所以,只能想一些别的办法,那就是让那些百姓,自愿的迁过来当地的落户,这就需要这边有好的环境,和好的政策来吸引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