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4章 压力山大 (第3/6页)
内心里,也一直对高句丽跃跃欲试,要不是孙享福穿越过来,用一系列手段把大唐的国力提升了不少,人家的战争潜力,还真不比大唐低。历史上的李世民也是因为偷袭把颉利偷袭干掉了,才能稍微雄起,不然,东亚这个时期的霸主是谁,还真不好说,起码吐蕃,和高句丽两国在军事实力上,是不比李唐差多少的。 后世的很多史学家认为,唐初时期,高句丽的军队数量应该在六十万以上,而高宗时期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是因为太宗时期,就已经累计了一定的战果。 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拿下了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等十多座要塞城池,将高句丽防御大唐的最强防线撕开,不仅将他们的主战部队打残了,还将这些地方汉化程度较高,生产力较强的十多万户百姓,纳入了大唐。 此后,又让牛进达,李绩,李海岸等将领,率领水路两军偏师,不断的袭扰高句丽,使一直其疲于应对,不能好好生产休养,才慢慢创造了高宗灭高句丽的条件。 所以,这一场战争很可能旷日持久,不能掉以轻心,那么,供养这二十五万大军粮草装备的任务,可就更加不轻松了。 很快,孙享福就在侯君集这里得到了各类战兵日常的消耗数据之后,顿时,他只觉得胸口压了块石头。 难怪一个强大的国家往往会因为一场战争而陷入经济困境,由盛转衰,原来,在古代,打仗就是最烧钱的活,没有之一。 一个青壮战兵在战时是需要吃每日三餐的,而且,不排除冬季寒冷,加餐进补,光是粮食方面的消耗,每个士兵每个月就是一石多,甚至有饭量大的要两石以上,那么二十五万大军,一个月要消耗的粮食,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