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8章 今年科举不授官 (第3/6页)
之前,一直保持全负荷生产。” “行,正好秋收过后有很多人闲了下来,回去之后,我马上就安排招工,只是,还有一个问题,咱们村子的场地可不够了。那些棉花,可是把咱们村一大半的地方全部都堆满了。” 由于新的户籍制度实行,关中的老百姓们更加愿意出门了,用工量比较大的幸福村,就时常有人来寻活计,招工方面,孙大力还是有些信心的,当然,像场地这样的问题,他还得跟孙享福反应,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工作空间的问题。 棉花这玩意忒占地了,尤其是近百万亩田的产出,孙享福听了孙大力之言,转头向石宝问道,“大郎,你娘今天来了吗?” “来了,在楼上看望夫人呢!” “一会帮我转告她吧!从明天开始,让制衣作坊所有熟手工人领一个生产任务,把原材料发放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带回家里去制作,一个熟手工人如果一天能够制作两套棉甲的话,你们就每天给他派二十套的量,做不完,让他们自己找邻里乡亲帮忙,只要他们按照要求的质量交货,就能拿到全额的工钱,如果能够超额完成的,给奖励,多做就多奖,现有的制衣作坊,今后只作为培训场所和收发货的场所。” 孙享福的这套手段,等于是定价发货,给熟手工人包工,其实,在农耕社会,织布,做衣服的活计,大多数妇人都会做,现在的制衣作坊差不多有两千多熟手女工,这些女工做夏衣短打,每人每天可以做十几件出来,做长袖,长裤或者秋装,简单的棉袄,一天也能做出三五件,至于厚实,功能比较多的棉甲,一天就只能一两件了。 不过孙享福知道,这些东西制作起来其实并没有多少难度,正常人,或者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