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_第662章 调整种植结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2章 调整种植结构 (第2/6页)

类似能够给国家长治久安带来好处的事情,不要怕花钱,有时候,甚至贷款都可以做,只要有了完备的基础建设,所有的劳动力产出都会变的更高效,而产出多了,怎么样也不会穷的。”

    “正明果有成为万民之师的才能,此番话说的老夫也是受益匪浅。”长孙无忌再度给孙享福拱手行了一礼道。

    然之后,他又想起了自己此来的另一个目的,开口问道,“现在,各地奏报,想要退还田地给朝廷的百姓有很多,只怕全国至少会空出两三千万亩的上好田地,就这么让这些田空着,着实可惜,正明,可有好的建议?”

    “人力不够,种不过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百姓们之所以要退田,自然是因为种这些田不能给他们带来收益,却会带来劳动负担,这除了需要引进更多的劳动力补足之外,还要调整种植结构。”

    在古代,人口,劳动力,就是财富的一切根源,在工业机械不发达的时代,不管什么事情,都需要人力去实实在在的完成,才能创造出成果,所以,朝堂之上,目前几乎没有谁反对将外族百姓迁到大唐本土来贡献劳动力的策略,当然,这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大唐朝廷,本身就带着一半的胡人血统,目前根本不存在太过歧视外族的情况。

    而真正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让那些思想觉悟不高的外族人掌权,因为,他们对这个国家的归属感不强,汉文化,还没有深入到他们的骨髓里。

    长孙无忌既然开口问了,自然是要把问题整个问明白的,再度开口道,“这个引进劳动力,老夫知道,无非是大举迁外族百姓来我大唐本土而已,可是,具体如何调整种植结构,才能让老百姓愿意种更多的田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