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_第412章 约定谈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2章 约定谈判 (第3/5页)

田地一样,划分给了负责种植的百姓,他们再想用原来的那一招夺取百姓手中的湿地,可就难了,因为,即便是碰到灾年,百姓也可以靠积蓄在手中的钱财,买外地运送进来的粮食度日。

    而且,他们也知道了,找官府可以解决吃饭的问题,你蔡州,黄州的官府不管,我在码头搭个顺风船,就可以去荆州,直接找都督府衙门解决问题。

    不正面与这些地方豪强冲突,将其孤立在普通百姓以外,用经济发展的方式,让他们内部的底层族人不满足于自己的生活现状,去造那些宗族掌控者的反,用比较温和,循序渐进的方式,解决这种世家抱守一地的局面,才是当下情况下,对大唐最有利的处置方式。

    毕竟,地方豪强,之所以能成为地方豪强,就是因为少部分的族老,对于同宗的大量后生子弟的控制,达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只要瓦解了这些少部分掌权者对于大部分子弟的控制,那么,他们就强不起来了。

    一个蔡氏子弟,要是去了渭南的工厂打工,那就跟一个普通平民没有什么区别,他同样的在为国家创税做贡献。

    而怎么让他们心甘心愿的脱离家族控制呢?

    那就是让他们在家族势力范围内过的不好,反而走出去,随大流,却能轻易的过上好日子。

    当脱离家族的掌控成为这些氏族底层族人的一种趋势的时候,这些地方豪强的根基,就倒了。

    而且这样的手段,对于所有根深蒂固的世家都有效,只不过不是朝夕可成的计策,李世民现在还年轻,孙享福更年轻,他们用十几二十年的时间解决了这个麻烦,都算是成功。

    在建设码头和抓农业生产上,写了几条方案之后,晚饭的时间便到了,张轲提了几尾十几斤的大草鱼上船,他知道孙享福向来爱打火锅,尤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