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_第394章 大唐的财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4章 大唐的财税 (第4/6页)

,朝廷的官员群体扩大两三倍,开支会增加两三倍,朝廷财税负担不起之言,臣不敢苟同。”

    你不是钱来说事么,哥就来给你说说钱的事。

    听了孙享福的话,李世民顿时一喜道,“孙卿有何妙论,还请细细道来。”

    得了李世民的‘卿’字称呼,又获得了发言准许,孙享福才道,“朝廷今科所取之士,要在两三年之后才会逐步转正为朝廷官员,即便是成为了官员,最开始,也都是些中低级官员,就算按照取士五千人,转正三千人算,每年的俸禄支出也不过是五百万贯左右。”

    按照官俸改革制度,七品的上县县令主官,月俸是三百贯,中下县逐级减二十贯,而到普通七品佐官的时候,才一百六十贯,至于人数更多的八九品小官,却是连一百贯都没有,因为八九品基本就不存在主政官员了。

    且不说这三千人能够在两三年后当七品主政官员的,连半成都不会有,就算有,半成,也就是一百多个主官,月俸禄加起来,不过两三万贯而已,其余的人,全部按一百多贯算,整体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四十万贯,一年就是四百多万贯,孙享福说五百万贯,已经是多说了一成左右,大臣们都不是傻子,在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就不再敢出声了。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孙享福那么敢想,一届科举总共八千多人参考,你就取中五千人?这不是儿戏吗?

    所以,他们只是按照一千人左右算的,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就算这些取中者全部当官,全部做正七品以上的主政官,五百万贯也是绰绰有余的。

    “不过是五百万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