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天堂_1177 无用的线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77 无用的线索 (第3/4页)

在接近最后的感谢名单中,找到了些许端倪:

    “斯德哥尔摩生物计算机研究中心?”

    读出这个听起来颇具深意的名字,林迟拿起手机开始搜索关于这个科研组织的资料。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时至今日,生物计算机这种技术,应该已经没什么科研机构还在研究了,原本曾经把大量金钱和精力投入到其中的科研人员们,也纷纷转战另外一个更有前途的未来计算机项目——量子计算机上。

    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人类对于未来计算机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分类:量子计算机与生物计算机。

    其中的量子计算机不必多说,时至今日依旧是科学界的明星,已经有实验版本的原型机开始运作了。但在生物计算机这方面,研究却并没有那么顺利。

    作为仿生学的终极产物,生物计算机的构想,是通过制造出特殊的蛋白质分子,形成生物芯片,替代人类一直在使用的硅芯片,从而制造出运算速度超快,不会受到电磁脉冲干扰,消耗能量极小,甚至还可以像生物细胞一样进行自我修复的“终极计算机”。

    在生物计算机技术开始发展的时候,人们也曾对这项技术寄予厚望,但科学家们随后发现,生物计算机技术存在致命性的缺陷:

    生物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完爆现有的超级计算机,但要从中提取信息,却是十分困难的。而且,由于人类还没完全摸清“生物芯片”的运作方法,使用生物计算机进行编程也成了很困难的事,就连创建简单的文档,都是困难重重。

    生物计算机的研究陷入困境,另一边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倒是风生水起。有了更加靠谱的选择,科研人员很快便把生物计算机抛到脑后,开始把工作重心放到了量子计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