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2节 (第4/6页)
还有别的可能,他是真不想走这一步啊。 而朱桢,便为他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把勋贵远远封到三江之外的西南域外去,来个眼不见为净。 这样勋贵集团对皇位传承的威胁,也就瞬间消失了。 他们也能拥有封地和人口了,自己绝对对得起他们了。 而且上面还有藩王镇着,也不用担心他们会有异心。 正如老六分析的那样,天子雄踞神州,坐拥人口兆亿、雄师百万,还能让个偏居一隅的小小封臣翻了天不成? 反正朱老板是想不出,他的继承者们怎么能输掉? 退一万步说,继任皇帝要真是那么抽象也不怕,朱老板分封藩王,让他们统兵问政,就是为了分散风险,确保在任何情况下,这大明,依然是他老朱家的天下。 双重保险之下,朱老板终于打消了对封邑功臣的顾虑。 加之本来就要打麓川了,拿麓川做试点,也就顺理成章了。 …… 至于太子的态度更不用担心。 朱标跟老六早就深谈过无数次,甚至老六‘封邑勋贵’的提议,都是出自他的想法。 身为大明下一任皇帝,他不得不为子孙后代的江山着想。 勋贵的问题朱老板不解决,他就必须解决。但让他对看着自己长大的叔叔伯伯们动手,到时候就更难看了。 更别说还有更棘手的藩王问题…… 所以在听了朱桢让亲王就藩海外的建议后,他便提出让勋贵也加入进去…… 明摆着的,大明要想长治久安,想让儿孙坐稳江山,就必须要解决藩王和勋贵问题。而朱桢的法子,可以一举解决这两大难题,让他如何不支持? …… 父子三人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