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1节 (第2/7页)
正中高高的御座下,设着三尺讲台,台下能同以容纳足足四千学生就坐。如果撤掉座位,全改站席的话,塞下全部八千学生也不是不可以。 虽然官员们对这座到现在还没看到孔夫子印记的大学,充满了腹诽。却也难免幻想,如果能站上这讲台,在皇上的注视下,向几千名学生讲学的话,怕是此生无憾了吧? “这么大的讲堂,能牢靠么?”朱元璋看着这比奉天殿还大的大讲堂,不禁有些担心。万一几千学生在里头听讲,突然房顶塌下来咋整? “父皇放心,这辟雍是儿臣……师父的杰作。”老六忙为他释疑道: “三十六根梁柱,经过精心设计,足够支撑起房顶了。” “你这柱子,都跟奉天殿的蟠龙金柱一样粗了。”朱元璋拍着那纹理细密瑰丽的梁柱,有些意外道:“也是金丝楠木,这得多少钱啊?” 他可记得,奉天殿那六根大柱子,花了足足六十万贯。把他心疼的不要不要。 “是不少钱,但父皇的天子讲堂,怎么能寒碜呢?”老六一脸rou痛道:“花了我足足八万贯呢……” “多少?”朱老板惊呼一声,连太子都露出吃惊的表情。 有那懂行的工部官员暗暗偷笑,老六这回真是装伯夷装过头了。为了显示自己能干,吹牛都不顾基本法了。 这种金丝楠都出在云贵的十万大山里,而且越是好木头就越沉重。砍伐这样一根能做大殿支柱的金丝楠木,运出大山,再万里迢迢运到京城。没个十万贯,哪能拿的下来? “拢共花了八万贯,平均每根成本在两千两百二十二贯。”老六重复一遍,笑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