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3节 (第5/7页)
不懂圣人之言、只会写写算算的前账房、经纪们踏入神圣的校园一步。 他们的动机也很好理解,一是不屑于跟这些人为伍。二是要维护国子学和官员队伍的纯洁,绝对不能让非儒教徒,成批的混进来。 本来他们都做好闹个鱼死网破的准备了,然而那些凭着圣旨,都进不去国子学的准学生却没有闹事,而是直接坐船离开了南京,顺江而下,一去无踪了。 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也没人关心他们去了哪里,所以日子一久,满朝官员都忘记了这群人。 更没想到一年之后,那帮人又杀回来了。 因此一时间,没有人把眼前这三千多名大学生,跟那帮被拒绝入学的准学生联系起来…… 这些被国子学拒之门外,恨透了文官集团的准学生,才是老六的杀手锏,也是他跟朱老板敢搞大改革的底气所在! 经过韩宜可跟俞通源在崇明岛一年的培训教育和军事化管理,这帮准学生已经大变样了。不光肚子里的墨水多了许多,而且更加的吃苦耐劳,组织纪律性也大大加强。 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 …… 在这些大学生山呼海啸的谢恩恭送声中,那些官员的反对声根本掀不起什么浪花。 待到声浪消退,开学典礼也结束了。 吴太监高唱一声:“退朝!” “臣等恭送皇上!”胡惟庸马上高声应道。 “臣等恭送皇上……”众官员也只好跟着说道,但声音参差不齐、有气无力。 好在皇帝根本不在乎。 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