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6节 (第2/6页)
礼,右胳膊都抬不起来,只能滑稽的行了个单手礼。 “明天早点来哦。”朱桢的下一句,差点把三人撂倒在地上。 这时,罗贯中点数完毕,三人今天一共签了五千张粮票。 “不行,太慢了。”楚王殿下终于大发慈悲道:“一斗面额的粮票,就改为盖你们的私章吧。” “多谢殿下……”三位官员感动的直接跪下了。 盖章的话,就不用他们亲自动手了。找一帮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用他们的麒麟臂轮番卡卡卡,一天就能盖个十万八万张…… 不过李亨三个也没法偷懒,因为一石面额的粮票,还得他们三个签名……而且这一张蓝票票,可是能从预备仓中换走整整一百二十斤粳米的,慎重一些确实没错。 …… 洪武十年五月初一这天,织染局开始向接受订单的各家工场,支付粮票作为定金。 那些属于铁窗派的工场,收到粮票自然马上上缴,还是用铜钱支付工人工钱。 但那些还乡派,还有哪派也不是的工场,自然不会留着粮票……虽然这小纸片片还挺好看的,但也不如真钱让人放心啊! 于是当天下工领钱时,这些工场的织工们,便多了一种选择……要么选一百文的宝钞,要么选两张白色粮票。 按照粮价折算,一张面额一斗的粮票,正好值五十文。 这时候织工们已经开工十多天了,基本渡过了最难熬的饥荒,所以很多人选择了后者…… 因为他们好奇啊——近来苏州城最热的话题,除了大户们忽然高薪抢人之外,就是‘粮票’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了。 大伙儿都好奇啊,不知道这玩意儿会让那么多店铺趋之若鹜,甚至还承诺用粮票消费可以打折! 谁不想看看,这让老爷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