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2节 (第5/7页)
子了,就是他侄子,朱文正之子靖江王朱守谦,简直是无恶不作、屡教不改,朱元璋也只是废了他两次,将他监禁起来而已。 第一一四九章 经常上吊的朋友都知道 朱元璋对侄孙如此,更别说亲生儿子了。封建帝王就是这么双标,哪怕是爱民如子的朱元璋,对真儿子和‘如子’也做不到一视同仁。只要儿子不造反不给他戴绿帽,就不可能真的大义灭亲。 别说古人了,就是后世的人都能明白这一点,所以龙子龙孙们才会如此肆无忌惮,老八又不是小孩子了,怎么连使者来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就吓得直接自焚了? 这不合理啊。所以后人才会有各种猜测,说此中肯定另有内情。潭王肯定犯了老朱忌讳的大罪,料定回京就算不是死路一条,也会落得跟堂兄朱守谦一样,被削去王爵,囚禁至死。所以才会干脆自我了断,省得遭罪了。 推测本身很合理,但老八到底犯了什么罪,却众说纷纭,也都不足为信。 朱桢也没细究过此中的宫闱禁秘,但对老八这种容易轻生的性格却印象深刻。 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对有些人来说,赖活着比死了还难受。尤其是活在云端上的人物,在跌落云端之后,确实有可能会选择在落入淤泥之前,结束自己的生命。 所以老八进去后迟迟不出来,朱桢便难免坏处想。后来听到咯噔一声,才会一下子就想到,他是不是上吊了? 经常上吊的朋友都知道,这从上去到过去,拢共就是短短几分钟的事儿。 也幸亏老六第一时间就冲进去,不然老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