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_第3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4节 (第7/7页)

头,肩膀往椅背上一靠,道:“老子说的好,‘治大国如煎小鱼’,啥意思呢?就是说治理一个国家,必须像煎小鱼一样小心翼翼,动作急不得狠不得,不然一不留神就煎糊了。

    “所以呢,咱们搞任何改革,都得事先经过充分的考察、探究,把情况给摸透,把问题都找出来。然后据此推敲出一套妥善、合用的方案来进行试点。没有问题了才能在全国推广开来。”

    讲起自己的改革方针来,朱老板头头是道,也不知是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从谁那儿学来的。

    京城某处,某个刘姓老朽,忽然打了个喷嚏……

    朱桢听的感慨极了,放在以前他万万不会想到杀人如麻、独裁专断的独夫老贼,居然还有如此成熟理性,极具耐心的政治家素养。

    但随着他对国事介入的越来越深,终于发现老贼掩藏在狂野行为之下的,那颗绝对冷静的心。从户帖到黄册的推行过程,就能清晰的看出朱元璋的务实与耐心。

    真的正如老贼所言,他的每一步政策都经过反复推敲,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一步步走的都很稳健。根本不会一拍脑袋,就决定在全国推广什么大政方针。

    也许这就是洪武朝不断人头滚滚,清洗官场,国力却迅速恢复,国家依然变的强盛无匹,老百姓日子蒸蒸日上的缘故吧。

    ……

    “何况这回是国家的人才大计,更不能有半点闪失了。”朱元璋说着坐直身子,沉声道:

    “光靠你跟刘先生闭门造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先进行充分的调研,妥善的试点——科举改革就先从国子学改革开始吧。要是已经被朝廷规训过的监生们,还没法接受你们的改革,此事只能作罢。”

    “那国子学的改革,是不是也要先进行调研呢?”老六苦笑问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