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六章 春风远去 (第4/8页)
你的,这碗定神汤,就算是解签钱了。大嫂不识字,可不许骗我。” 徐凤年吃完春烧饼,俯身拿过定神汤喝了一大口,“哪能啊。” 妇人双手捧起竹筒,眼神虔诚。 徐凤年正襟危坐,微笑不语。 落签在桌后,她以双手拇指食指拎住首尾,大概是既然不识字,就不用多此一举去细看什么了。 她亦是用双手递给徐凤年。 那份无言的沉重庄严,好像在交付性命。 从来与青史无缘的老百姓,总归是相信头顶三尺有神明的,会事死如生,才愿意相信来世福报,才会不辞辛苦地登高烧香祈禳。 徐凤年结果竹签,看过签文后,嘴角翘起,柔声道:“‘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第七十二签,上签。” 妇人不识字,签文内容则大致听得明白,至于上签二字,更是简明扼要,毋庸置疑。 她释然而笑。 徐凤年收回竹签放入竹筒,喝了口定神汤,笑道:“大嫂是好人有好报。” 她笑意恬淡。 之后两人随意闲聊,多是她说他听。她说起了她眼中的陵州乡土风貌,当然最多还是家里两个孩子的蒙学情况,她说年龄大些的孩子还不错,没那么顽劣,虽说也从没人听说学塾先生夸奖过什么,多半是考不中秀才的,便是通过县试成为童生估计都相当不易,可是每次当她看着那个孩子挑灯读书,摆出那副读书人独有摇头晃脑的模样,她就会没来由很高兴。同时那个小些的孩子就让她很头疼了,宁肯下田劳作,也不乐意去私塾背书,小小年纪就想着打仗杀蛮子。她最后还说如今不晓得北凉其它地方如何,前两年最少陵州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