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3章 药材市场,顾晓暖 (第2/4页)
来,“白术就是这味,哪里不对了?” 萧爻肯定地摇了摇头,“你这不是道地药材。” 老板或许是闲着无聊,又或许是看萧爻懂行,于是应道,“这确实不是道地白术,是附近产地出的。不过,它的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药典》的标准,所以标个道地药材没有问题。” 萧爻把手里的白术放了回去,“不是道地药材,药效终究有差别。”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道地药材的药效才是最好的,哪怕是靠近,药效都会出现偏差,从而达不到最好的治病效果。 老板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不过现在哪里还有那么多道地药材?现在讲究规模化种植,讲究经济效益,白术卖不上价钱,当地自然种别的值钱药材了。” “我这么和你说吧,这些白术已经是最好的了,所以我们都当成道地药材来卖,别的药店也是这样。你真要找道地的,除非出大价钱。” 没人种植,加上野生药材的数量有限,自然也就没有道地药材了。 就如现在的林下参,种植个两三年便能卖了。 虽然还是打着人参的旗号,实际上药效还不如一根萝卜强。 这是整个药材行业的问题,不是萧爻一人能改变的,所以他只是暗暗叹息一声,没有说话了。 随后,他又看了一下其它药材。 还好,有部分药材可能是因为有利可图,所以仍是道地药材。 虽然可能是规模化种植,使用各种方法加速生长,同样导致药效有点减弱,但终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